4月17至18日,区政协副主席金一谦带领部分市、区政协委员及特邀人员,就加强我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,提升城市文化底蕴开展专题调研,并召开协商座谈会,区政府副区长李涛参加调研。
调研组实地考察了东街小学旧址、王正新二层住房、基督教堂、商山书院等多个点位,深入了解我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的发展思路、整体规划布局、管理模式,以及历史文化挖掘、文化元素植入和文物活化利用等情况。
座谈会上,区住建局汇报了全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进展。调研组肯定了我区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、开发利用和品牌打造方面取得的成效。委员和特邀人员围绕“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提升城市文化底蕴”积极发言,共提出29条意见建议。
金一谦指出,保护和开发历史文化街区对塑造城市魅力、提升文化内涵意义重大。一要科学规划引领发展。坚持“保护第一”,深度挖掘东街老城区的历史文化内涵,着重展现商州特色的老字号、老建筑等。系统谋划功能定位、文化品牌等核心要素,打造集约高效的历史文化街区,使其成为城市会客厅和文化新名片。二要强化协同凝聚合力。文化街区保护开发是系统工程,需多部门联动,组建工作专班,构建协同机制。要加强与省内文保院所的交流合作,发挥专项资金和财政资金效能,引导相关部门制定支持政策,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建设。三要推动产业融合创新。立足商州独特文化资源,创新“食住行游购娱”业态组合,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。因地制宜发展古城探幽、旅游康养等业态,联动其他旅游资源,推动农文旅产业深入融合。四要有序推进保护改造。对保存较好的建筑进行原貌修缮,维护原有风貌;对结构风貌不协调的建筑及基础设施,统一规划改造;拆除违建和破坏历史文化遗存的设施,还原历史空间格局。以清单化、项目化方式,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分类分步改造。五要深化宣传激发活力。利用新兴媒体和自媒体,通过抖音、快手等平台宣传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知识,提高群众保护意识。尊重居民意愿,鼓励其参与文化传承和旅游开发,使其成为保护的参与者和受益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