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随着时代的发展,家政服务业市场容量和社会需求日益增大,我区农村劳动力人口达15万人,每年输出劳务12万人左右,发展家政服务稳就业潜力巨大。但我区家政产业发展较迟、规模较小,组织化程度低,服务质量与市场需求差距较大。为此,建议:
一、规范市场运作,提升家政服务水平。坚持政府主导、协会协同、市场化运作原则,探索出台家政服务行业规范性指导文件。加强劳动保障、市场监管、司法、妇联、工会等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,建立健全家政服务行业的管理监督、纠纷调解、信用评价等机制,不断促进家政服务行业标准化建设。加大家政服务行业扶持力度,从技能培训、金融保险、劳务对接、品牌塑造等方面给予相关政策、场地保障等支持,推动家政服务行业充分释放发展动能。
二、优化招生机制,做好从业人员储备。将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、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、登记失业人员等纳入招生对象。依据家政工作的需求制定严格的招生标准,对年龄、文化程度等设定合适的标准。政府按照培训科目及等级给予一定的补助,按规定对符合康养培训补贴条件的优先审批。拓宽招生渠道,广泛开展多形式线下、线上宣传,扩大商洛职业技师学院家政服务培训基地招生计划,组织应届毕业生参加家政服务培训,促使转变就业观念,理性就业。
三、加强西商劳务协作,扩大家政就业渠道。积极对接西安家政协会,在我区建立家政康养人员培训基地,配置优质师资力量,科学设置培训课程,系统化提升服务人员专业素养,实现我区家政人才优选入库。在西安设立商州家政服务工作站,积极对接西安及周边劳务供需机构及市场,适时提供法务咨询和劳动维权等,加强商州籍家政从业人员后续跟踪服务。
四、加大信息联通,完善服务保障体系。加大家政服务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建设,完善企业、服务人员在线电子备案,推行“一企一证”企业持证经营、“一人一档”家政服务人员持证上岗,为消费者提供快速预约、门店信用查询、服务师信用查询、客户评价等服务,提升家政业务供需配比效率。强化法律保障和合同约束,积极推广家政服务业合同示范文本,明确三方权利义务,建立家政服务人员信用体系,完善家政服务员信用档案,实施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,提升家政服务诚信水平。
五、加大宣传力度,提升品牌竞争优势。建立家政服务业孵化基地,引进发达地区优秀的家庭服务型企业落户我区,打造家政劳务品牌,以创业带动就业、以创业带动劳务输出。定期举办家政服务技能大赛或展示活动,提高公众对家政服务的认识和接纳,促进家政服务在社区广泛应用和深入发展。在微博、微信公众号、抖音等网络平台开设官方账号,定期发布品牌信息,进行品牌推广,展现品牌特色,提高家政劳务品牌知名度、认可度。
(报送单位:区政协办)